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開站:填補多項空白
2024-02-23 13:57:08
點將科技
85
央視網消息(焦點訪談):2月7日,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開站,填補了中國在南極羅斯海區(qū)域的考察空白。習近平總書記致信表示熱烈祝賀,指出今年是中國極地考察40周年。40年來,在黨的領導下,我國極地事業(yè)從無到有、由弱到強,一代代極地工作者勇斗極寒、堅忍不拔、拼搏奉獻、嚴謹求實、辛勤工作,取得了豐碩成果。首先,我們來認識一下秦嶺站。
羅斯海被喻為“最后的海洋”。這里保存了地球最后一塊完整的海洋生態(tài)系統,這里巖石圈、冰凍圈、生物圈、大氣圈等典型自然地理單元集中相互作用,是科學家們開展南極科學研究的理想之地。秦嶺站的建成將為我國和全世界科學工作者持續(xù)探索自然奧秘、勇攀科學高峰提供有力保障。
中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院總建筑師、中國南極泰山站建設項目總設計師王中軍:“首先,我們的設計理念是先進的,用模塊加上裝配,我們用了兩個月左右時間,一年之內主體施工完畢了,羅斯海站(秦嶺站)也是國際上最先進的科考站了?!?/span>
秦嶺站主體設計為南十字星造型,設計理念源自中國航海家鄭和下西洋用來導航的南十字星。
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極地考察站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燾:“形狀像中國結,又像南十字星,有中國自己的文化,又非常有南極的特點。羅斯海新站是5000多平方米的一個建筑一體化,體現了在南極工程建設的實力。”
秦嶺站是中國極地事業(yè)的又一個里程碑,建成之后,這里將是全球領先的南極科研平臺,支撐我國南極科考開辟全新領域。從無到有,由弱到強,中國極地科考事業(yè)已經走過40年。
1983年6月8日,中國正式成為南極條約的締約國。同年9月,中國政府正式派出代表團出席了第十二屆南極條約協商會議。
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原黨委書記、首次南極越冬考察隊隊長顏其德:“締約國要盡義務,每年要交錢,但是沒有權利,沒有發(fā)言權,特別是在南極條約協商國開會的時候,締約國都得請到外面去喝咖啡、喝茶去。”
在國際南極俱樂部里,有締約國與協商國之分,只有后者才在國際南極事務中具備發(fā)言權和決策權。成為南極條約協商國必須滿足兩個條件:在南極建立科考站,并進行過實質性科學研究活動。
形勢緊迫,時不我待。一份南極科學考察總體規(guī)劃和一封王富葆、孫鴻烈等32位中國科學家的聯名信,同時報送中央,信的題目是《向南極進軍》。地質學家劉小漢已近古稀之年,通過各種媒體關注南極羅斯海的新聞是他每天最大的樂趣。40年前,剛剛從法國學成歸國的他接到了參加南極科考的邀請。
1984年11月20日,“向陽紅10”號啟航。歷經40天的海上漂泊,抵達南極洲喬治王島。這是五星紅旗第一次插在這片冰雪大陸上。南極的暖季氣溫在零下30攝氏度左右,太陽夜里10點落下,凌晨1點升起。攝影機記錄下了當時建站的艱辛。
物資碼頭被風浪一次次沖毀,那就重起爐灶。帆布帳篷遮不住風雪,那就枕著冰雪休息。冰鎬刨不開永久凍土,那就加班加點一點點較量。不論是科學家、士兵,還是技術人員,每個參與者都竭盡全力。
僅用27天,長城站建設完成。中國人創(chuàng)造出了各國在南極建站的最快速度。長城站落成之后,8名隊員被留在這里,度過漫長冬季。他們的任務是完成有關科學觀測,這是加入南極條約協商國的另一個必要條件。
南極7月極夜,作為隊長,顏其德最早起床,趁著星光到海邊查看冰情變化。暴風雪不期而至。在南極,最大風速可以高達每秒75米,室外遭遇暴風,生死一線之間。當時,其他隊員還在休息,顏其德只能自救,距離他匍匐的位置二十幾米遠的發(fā)電棟是他唯一的生機。
顏其德:“我無論如何要倒過來往發(fā)電棟的方向匍匐前進,因為發(fā)電棟有一定的溫度。連爬帶滾的情況下堅持了十來分鐘的樣子,一下就滾到發(fā)電棟,我心里踏實了,我想有救了。”
這次險死還生是老人家永生難忘的回憶。憑借著長城站的建成和8名越冬隊員10個月的科研成果,當年在布魯塞爾召開的第十三次南極條約協商工作會上,中國被接納為南極條約協商國,正式獲得對南極國際事務的決策權和發(fā)言權。
在東南極大陸拉斯曼丘陵,中山站現已成為中國規(guī)模最大的南極科考基地。這里是中國南極科考向內陸冰蓋進軍的前進基地,一直以來,南極內陸科考的進度和水平是一個國家科考實力的最好呈現。
經過多年的積累和精心準備,考察隊迎來了出發(fā)的時刻。他們的任務是尋找到南極冰蓋海拔最高點DOME-A點。
從中山站向南是地球上最大冰蓋。在面積達1100多萬平方公里的陸地上,壓蓋著平均厚度接近2500米的冰,冰蓋海拔最高的DOME-A區(qū)域更是曾被稱為人類不可接近之極。這里潛藏著解開諸多前沿科學領域謎題的機遇,攻克DOME-A區(qū)域,就能拿到打開這座科學寶藏的鑰匙。
車輛的任何微小故障,都可能給整支隊伍帶來生存危機。不斷攀升的海拔高度,讓滿載車隊的行進也變得越來越吃力,隨之而來的則是隊員們陸續(xù)出現了高原反應。當考察隊艱難地跋涉到距離目標點不到百公里的范圍時,還是發(fā)生了意外。
中國南極深冰芯領域開拓者、中國南極昆侖站首任站長李院生:“4033米海拔,緯度不到80度,機械師老蓋高原反應?!?/span>
送走隊友的隊員們開始了向目標點的最后沖擊,這支歷經艱辛的中國考察隊迎來了歷史性時刻。經過反復測繪,科考隊確認了南極冰蓋最高點位置——南緯80度22分00秒,東經77度27分11秒,高程為4093米。DOME-A點與南極極點、南極磁點和南極冰點,并列為南極地區(qū)的四個有最高科學價值和戰(zhàn)略意義的坐標點。
李院生:“是獨一無二的觀測點,氣候環(huán)境觀測的話,代表了地球的平均狀態(tài),在地球上找一個能代表地球平均狀態(tài)的點,我覺得DOME-A是唯一的一點?!?/span>
不僅僅是氣候環(huán)境觀測,這里鉆取的冰芯潛藏著百萬年來地球氣候變化的線索;這里具備地球上最好的大氣透明度,被國際天文界公認為地球上最好的天文臺址。
李院生:“DOME-A這幾個科學上面的點非常耀眼,而且都是非常前沿的東西。中國南極考察隊占據了一個非常好、非常高水準的平臺。”
顏其德:“中國南極考察隊首次登上了南極冰蓋的最高點,冰穹A,中國人首次涉足了,中國擠進了南極先進考察行列?!?/span>
5年后,在DOME-A,中國第三座南極科學考察站建成,站名“昆侖”。昆侖站是世界第六座南極內陸科考站,實現了中國南極科考從南極大陸邊緣向南極內陸擴展的歷史性跨越。
隨著泰山站和羅斯海秦嶺站的陸續(xù)建成,三座沿海常年考察站和兩座內陸夏季站就是五座里程碑。從這里出發(fā),中國科學家與已經從事了近百年極地科學研究的西方同行同場競技,躋身全球極地研究的“第一梯隊”。
習近平總書記希望廣大極地工作者繼續(xù)艱苦奮斗、開拓創(chuàng)新,同國際社會一道,更好地認識極地、保護極地、利用極地,為造福人類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。據了解,接下來,秦嶺站還將進行內部裝飾裝修、機電安裝等工作。極地考察,中國是后來者,但絕不是落后者。
來源:本文轉載央視網,轉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知識,如有侵權行為,請聯系我們,我們會立即刪除